第八章 排序
第一节 内部排序
「内部排序」算法总结
算法选择
- 数量较小时:直接插入排序、简单排序
- 数量较大时:快速排序、堆排序、归并排序
- 文件本身基本有序:直接插入排序、冒泡排序
- 数量非常大且关键字可分解:基数排序
c++
//直接插入排序
void InsertSort(int A[],int n){
int i,j, temp ;
for(i=1;i<n;i++){ //将各元素插入已排好序的序列中
if(A[i]<A[i-1]){ //若A[i]关键字小于前驱
temp=A[i]; //用temp暂存A[i]
for(j=i-1;j>=0 && A[j]>temp;-- j){ //检查所有前面已排好序的元素
A[j+1]=A[j];//所有大于temp的元素都向后挪位
}
A[j+1]=temp; //复制到插入位置
}
}
}
c++
//希尔排序
void ShellSort(int A[],int n){
//A[0]只是暂存单元,不是哨兵,当j<=0时,插入位置已到
for(int d= n/2; d>=1; d=d/2){ //步长变化
//遍历每一个子表
for (int i = 1; i <= d; i++) {
//对每一个子表插入排序
for (int j = i + d; j <= n; j += d) {
if (A[j] < A[j - d]) {
A[0] = A[j];
for (int k = j - d; k > 0; k -= d) {
if (A[k] > A[0]) {
A[k + d] = A[k];
A[k] = A[0];
}
}
}
}
}
}
}
c++
//冒泡排序
void BubbleSort(int A[],int n){
for(int i=0;i<n-1;i++){
bool flag=false; //表示本趟冒泡是否发生交换的标志
//一趟冒泡
for(int j=n-1;j>i;j--){
if(A[j-1]>A[j]){ //若为逆序
swap(A[j-1],A[j]); //交换
flag=true;
}
}
if(flag==false)
return ; //本趟遍历后没有发生交换,说明表已经有序
}
}
c++
//快速排序
void QuickSort(int A[], int low, int high){
if(low < high){ //跳出的条件
int pivotpos = Partition(A, low, high); //划分
QuickSort(A, low, pivotpos-1); //左子表
QuickSort(A, pivotpos+1, high); //右子表
}
}
// 划分左右子表
int Partition(int A[], int low, int high){
int pivot = A[low];
while(low < high){ //直到两个指针碰面,退出循环
while(low < high && A[high] >= pivot){
high--; //high左边全部大于pivot
}
A[low] = A[high]; //将小于pivot的移到右边
while(low<high && A[low] <= pivot){
low++; //low右边全部小于pivot
}
A[high] = A[low] //将大于pivot的移到左边
}
A[low] = pivot; //pivot的最终位置确定
return low;
}
c++
//简单选择排序
void SelectSort(int A[],int n){
//一共进行n-1趟
for(int i=0;i<n-1;i++){
int min=i; //记录最小元素位置
//在A[i...n-1]中选择最小的元素
for(int j=i+1;j<n;j++)
if(A[j]<A[min])
min=j; //更新最小元素位置
if(min!=i)
swap(A[i],A[min]); //将最小值与本次遍历开头元素交换
}
}
c++
//建立大根堆
void BuildMaxHeap(int A[], int len){
for(int i=len/2;i>0;i--) //从后往前调整所有非终端结点
HeadAdjust(A,i,len);
}
//将以k为根的子树调整为大根堆(元素K不断下坠)
void HeadAdjust(int A[],int k,int len){
A[0]=A[k]; //A[0]暂存子树的根结点
//沿key较大的子结点向下筛选
for(int i=2*k;i<=len;i*=2){ //先指向左孩子2k
if(i<len&&A [i]<A[i+1]) //若右孩子存在,对比左右孩子
i++; //若右孩子更大则指向右孩子
//对比最大孩子和根节点
if(A[0]>=A[i])
break; //筛选结束
else{
A[k]=A[i] ; //将A[i]调整到双亲结点上
k=i; //修改k值,以便继续向下筛选
}
A[k]=A[0]; //被筛选结点的值放入最终位置
}
//堆排序
void HeapSort(int A[] ,int Len){
BuildMaxHeap(A, len); //初始建堆
//n-1趟的交换和建堆过程
for(int i=len;i>1;i--){
swap(A[i],A[1]); //堆顶元素和堆底元素交换
HeadAdjust(A,1,i-1); //把剩余的待排序元素整理成堆
}
}
「内部排序」插入排序
- 每次把一个元素插入到前面的已排序序列中
- 可以用折半查找快速找到插入位置
- 对当前插入节点前面的顺序队列使用折半查找
- 先确定位置再插入
性能
- 空间复杂度:
,使用常数辅助单元 - 时间复杂度:
- 最好情况:
- 本身正序
- 比较次数:
,只需要各与前面一个比较一次 - 无需移动
- 最坏情况:
- 本身倒序
- 比较次数:
,不带哨兵,若带哨兵则每轮多一次与哨兵的比较 - 移动次数:
,不带哨兵,若带哨兵则每轮多两次存取哨兵的值
- 折半插入排序:
- 比较次数少了,但是移动次数不变
- 比较次数:
- 最好情况:
- 稳定
- 可用于链表,但不再能使用折半查找确定插入位置
「内部排序」希尔排序
按照不同的间隔分为几个子表
对每个子表进行插入排序
间隔每轮缩短一次
- 距离每次缩小一半
- 表现为每次的子表中元素数量为2、4、6……
直到间隔变为 1
性能
- 空间复杂度:
,使用常数辅助单元 - 时间复杂度:最坏情况下为
- 不稳定
- 不适用于链表
「内部排序」冒泡排序
- 从最后开始,相邻的两两对比,决定是否交换顺序
- 每次确定最小的一个(即最前面的一个)
- 下一次对比不再管已经对了的
- 共需要 n-1 次冒泡
性能
- 空间复杂度:
,不使用辅助单元 - 时间复杂度:
- 最好情况:
- 本身有序
- 比较次数:
- 无需移动
- 最坏情况:
- 本身逆序
- 比较次数:
,每个数与前面的比较一次 - 移动次数:
,每次交换需要 3 次赋值操作
- 最好情况:
- 稳定
- 可用于链表
「内部排序」快速排序
- 每一趟确定一个点的最终位置
- 左边全部比他小,右边全部比他大
- 将目标点的位置腾空,之后low和high哪一个指向不空的就移动哪一个
- 对左右两部分再次做如上处理
递归次数: 递归次数 = 二叉树的深度
- 当表本身有序或逆序时,效率最低
- 当每次的关键字都把表几乎等分时,效率最高
性能
- 空间复杂度:
- 最好空间复杂度:
- 最坏空间复杂度:
- 最好空间复杂度:
- 时间复杂度:
- 最好时间复杂度:
- 最坏时间复杂度:
- 最好时间复杂度:
「内部排序」简单选择排序
- 每一次扫描未排序队列,找到其中最小的
- 将最小的移动到开头
- 下一次再遍历新的未排序队列
- 只剩下一个元素时,代表排序结束
性能
- 空间复杂度:
- 时间复杂度:
- 不稳定
「内部排序」堆排序
- 堆:属于完全二叉树(顺序存储的完全二叉树)
- 小根堆:根 ≤ 左、右
- 大根堆:根 ≥ 左、右
- 建立大根堆
- 检查各个根节点是否大于叶子
- 完全二叉树中,下标
向下取整的节点为根节点 - 左孩子:
- 右孩子:
- 将根节点与较大的孩子互换
- 从现有树调整时,从底向上依次调整
- 先进行交换调整
- 对于每一次交换,对换下来的节点再次进行判断,并进行调整
- 之后回到之前的地方继续往上走
- 堆排序
- 每次将最上层的根节点与无序队列最后一个元素互换
- 每次确定一个最终最大值
- 从队尾开始是正确序列
- 对新的换上来的根进行调整,形成新的大根堆
- 得到递增序列
- 最终的树是层序的
- 每次将最上层的根节点与无序队列最后一个元素互换
- 节点每下坠一层,最多对比2次
- 树高h,节点在第 i 层,则
- 最多下坠
层 - 最多对比
次
- 最多下坠
- n个元素(节点)的完全二叉树高:
- 第i层最多有
个节点(根为0层) - 只有非底层
~ 层节点可能下坠
性能
- 空间复杂度:
,没有递归 - 时间复杂度:
- 建堆:
- 关键字对比次数不超过4n
- 排序:
趟 - 每趟时间等于树高
- 建堆:
- 不稳定
「内部排序」K路归并排序
- 将两个有序的序列合成一个
- 将序列分为多个小序列
- 小序列的大小从1开始
- 相邻的K个小序列归并成新序列
- 直到归并为1个
性能
- 空间复杂度:
,同样大小的辅助数组 - 时间复杂度:
- 归并的趟数:
- 每趟的时间复杂度:
- 归并的趟数:
「内部排序」基数排序
性能
- 设关键字有
位,分成 组 - 空间复杂度:
, 个辅助队列 - 时间复杂度:
- 需要
趟排序 - 每趟分配
次,收集 次
- 需要
- 空间复杂度:
第二节 外部排序
「外部排序」归并排序
- 构造初始归并段
- 合并归并段时,两个输入缓冲区分别存放来自两个归并段的元素
- 读写磁盘次数:
- 时间开销:读写磁盘时间 + 内部排序时间 + 内部归并时间
「外部排序」败者树
- 是一颗满二叉树
- 叶子节点为比较的元素
- 每一层的非叶节点代表该次对比输的一方所属的归并段
- 对于K路归并,构造完败者树需要比较
次 - 构造完成后每次选出最小元素需要对比:
次
「外部排序」置换-选择排序
- 用于构建初始归并段
- 工作区满了则构造下一个归并段
「外部排序」最佳归并树
- 就是一颗类哈夫曼树
- 一定是严格的K叉树
- 磁盘读写次数 =
- 若初始归并段的数量无法恰好满足,补充长度为0的 “虚段”
- 设采用K路归并,初始归并段数量为
,若 ,则不用补充虚段 ,补充 个虚段